国家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参编标准
市建委科研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
杨长辉管理委员会主任博士,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水泥化学专委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重庆硅酸盐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专家,重庆大学建材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水泥混凝土、碱性胶凝材料及其混凝土、固体废渣建材资源化、建筑结构加固材料与施工等方面的研究。主编全国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委员会规划教材一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项目27项,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SCI、EI和ISTP检索30余篇;主持和参编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7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获权专利2项。作为第一发明人研制的“高强碱矿渣水泥与混凝土缓凝剂”获国家发明专利,被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卢忠远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副理事长、水泥原料与废渣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水泥协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先后主持、参加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97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十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0余篇。
张京街学术委员会专家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建筑物鉴定与加固等领域的检测、科研及技术服务工作。主持科研项目15项,主编国家行业标准2部,主编国家协会标准2部,主编地方制标准8部;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庆市建设科技二等奖3项,拥有专利3项。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获重庆市杰出人才突出贡献奖。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专家委员会委员、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协会副会长,重庆市建设科技委委员,重庆市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建筑》编委。
叶建雄学术委员会专家硕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重庆大学建材系副主任,从事水泥和混凝土应用、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研究、建筑材料检测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在技术开发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先后主持和主研省部级科研20余项,横向课题50余项,同时参与了重庆市嘉华大桥、新建南涪铁路、重庆市轨道工程、大学城隧道、万盛坝水利、草街航电等工程的建设,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取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主编和参编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10多项,主编专业教材1部。中国建筑材料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咨询专家、重庆市混凝土协会特聘专家、重庆工程师协会材料分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高性能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专委会秘书。
甘戈金中心主任/总工程师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任重庆富普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保温材料、生态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工作。先后参与了昆明西山万达广场、重庆来福士广场、重庆轨道交通4、15、27号线等省市级重点项目的混凝土产品技术攻关工作,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参编国家行业标准1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