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6834-6916
nbn新闻动态

富普新材新闻动态建材百科 筑基中国式现代化|国有经济跃迁升级之路 ③ 产业层次:从低粗广余到高精尖缺

筑基中国式现代化|国有经济跃迁升级之路 ③ 产业层次:从低粗广余到高精尖缺

2024.11.04

国资小新

71

  小新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国资报告》2024年第十期推出特别策划文章《筑基中国式现代化——国有经济跃迁升级之路》,从“区域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三个维度,深入探究国资央企持续推动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履行战略使命、国有经济加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上取得突破和成就。小新分三篇,为您连载此文。今天为您带来文章的第三部分《产业层次:从低粗广余到高精尖缺》

  产业层次:从低粗广余到高精尖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基本运行,兴建了大批煤矿、发电厂和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但这一时期的生产建设方式比较粗放,往往由矿工用手镐刨煤、人工推罐的方式开展生产。

  1950年,第一次全国煤矿工作会议间隙,一位苏联专家“长臂采煤法”的建议引起了峰峰煤矿人的极大兴趣,即“变手镐采煤为风镐采煤,以电溜子运煤代替人工拉筐”。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技术非常普通,但当时的峰峰人却如获至宝。1951年3月24日,《人民日报》一版以《峰峰煤矿向毛主席报捷,风镐采煤量创全国最新纪录》为题,报道了峰峰煤矿短时间内成倍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消息。

  生产方式的改进带来了产量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种类少、中高端产品少等问题也出现了。比如鞍钢当时生产的建筑用钢在强度和韧性方面难以满足复杂工程的需求,特种钢材的生产几乎是空白,只能依赖进口来满足国防和高端工业建设的需求。

  精细的生产方式需要设备和技术的支持。

  知名学者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一位日本记者在重庆炼钢厂发现,这家年产30万吨钢的工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其中,一台140多年前英国制造的蒸汽式轧钢机竟然还在使用。

  由于国内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复杂的、高精度的生产设备只能依靠进口。

  没有精密的测量工具,大连造船厂按照国际规范和标准生产的中国第一艘出口船“长城号”货轮,从船的外部设计到内部部件的设计,全程靠的就是人手一根铅笔和一把小小的比例尺。

  20世纪70年代起,国家计划从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技术设备,这是中国继50年代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也被称为“四三方案”。1972年,武钢从西德和日本引进一米七轧机系统,开创了我国系统引进国外钢铁技术的先河,解决了当时中国轧钢能力不足、钢材品种匮乏、重度依赖进口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在面对改革开放后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时,制造业企业迅速进行产能调整。

  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使得中国一拖生产的大马力履带式拖拉机不再适应家庭生产的小块农田作业,“老黄牛重返战场,小毛驴趾高气扬,拖拉机离职休养”。中国一拖果断淘汰了部分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大马力履带式拖拉机的产能,并派出人员深入各地听取农民的意见,迅速研制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1983年,“1头牛价格、8头牛力气”的东方红15马力小型四轮拖拉机批量进入市场。

  随着市场对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增加,各个产业的发展重心从增产开始逐渐转向提质,传统产业也通过更新设备和引进技术努力转型升级。

  2005年,中车株洲所与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合作,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时菱公司)。三年间,先后引进和消化各类技术文件1374份,各类制造图纸50套25726张,完成了包括电子生产工艺、结构工艺、系统组装等多项全新工艺技术的引进、掌握和创新,先后实现116种材料的国产化。2007年,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国产动车组成功亮相,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高速列车,并自此为交通事业不断提速。

  如果把技术引进比喻为“输血”,那么自主创新则是实现“造血”。

  2002年2月18日,中国一重已运行38年的12500吨水压机一根立柱突然断裂。是改造这台功勋卓著的老机器,还是再向国外厂家定做一台新机器?中国一重最终选择了迎接挑战,自主研发一台全新的、更大吨位的水压机。

  2006年底,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最先进的150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热负荷试车成功。它的问世,成功锻造出“国和一号”的主要部件锥形桶体以及常规岛整锻低压转子等大型关键部件,成为制造“大国重器”的“大国重器”。

  大河有水小河满。中国一重等国企的发展带动了国内同类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有效发挥了重型装备制造业“龙头老大”的作用。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一踏进宝武集团宝钢股份宝山基地的车间,就会看到各种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机器在高效运作,无人行车在房顶来回运送钢卷,拆捆带机器人在拆除包装,贴标签机器人在给钢卷贴标签,“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宝钢股份的热镀锌车间作为业界享有盛名的“黑灯工厂”,只有个别地方亮着灯光,因为这里是通过实施机器人上岗等智能化改造以后,由机器人代替人去完成那些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工作。

  中国宝武宝钢股份冷轧厂 C008 热镀锌智能车间

  不仅钢铁行业的生产场景早已不是大家固有印象中的炉火通红、汗流浃背,其他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也日趋明显。

  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将城市中水用于矿山大规模生产,建立深锥浓密机+浮船泵站的选矿回水循环系统,不仅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零外排”,每年节约水资源2070.6万吨,同时解决了满洲里市每年近550万立方米的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带来的环保问题,为地方政府创造近700万元的经济效益。

  为了更好地节能降碳保护环境,中国诚通旗下中国纸业陆续关停长江支流上多家造纸厂,同时,配套建设的产业链公司纷纷加码战新产业。本为漂白纸浆提供工业级双氧水的双阳高科,剑指应用于芯片产业的电子级高纯双氧水,以期解决国家长期存在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

  “十三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就已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国资委推进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在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零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短板技术,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成果,建成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深海一号”大气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

  2006年,我国研制完成世界先进水平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因为整合了四个不同技术架构的系统设计之所长,这个经过千辛万苦打磨出来的操作系统被命名为“麒麟”——拥有狮头、鹿角、麋身、牛尾的中国传统神兽。如今,它不仅服务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还为“嫦娥探月”“天问一号”等树立了安全可靠的后盾。

  2020年8月,中国电子麒麟软件发布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让人们看到了国产操作系统与日俱增的技术实力和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脚步。

  中国电子持续在信息技术领域提升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已构建集成电路和计算产业两大完整体系,打造了“飞腾芯片”“麒麟操作系统”“长城计算机”“华大半导体”等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

  随着2023年11月4日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正式命名交付,并于2024年1月1日,从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顺利开启首航,航空母舰、大型天然气LNG运输船、大型邮轮这造船业的“三颗明珠”,中国造船业已经全部摘下。以中国船舶为龙头的中国船舶业,已经实现了由跟跑者向并行者甚至引领者的转变。

  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如今,我国不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逐步从笨重粗放走向高端精细,还在许多产业实现了从国产替代走向竞争国际话语权。

  2013年7月,代号为XGC88000的徐工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问世,中国成为继德国、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自主研发制造千吨级超级移动起重机的国家。虽然价格高达2亿元人民币,依然有众多欧洲、中东、南美的工程公司纷纷排队下单,希望能早日拿到这款超级起重机。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让徐工集团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有利地位,并逐渐掌握了全球市场的定价权。

  2022年4月,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基地全面建成投产,两台机组均采用中国完全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这是“华龙一号”首次走出国门。两台机组每年能为当地提供清洁电力近200亿千瓦时,满足当地2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

  在通信领域,我国主导制定了 4G 国际标准之一,正式发布全球第一个可商用 5G 标准,推动全球 6G 标准化工作正式迈入实质阶段,几十年来,完成了从跟跑、追赶、并跑、超越再到领跑的过程。

  总体看,我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前提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国有经济以自身的持续跃迁升级,为中国式现代化筑基铺路。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任务艰巨繁重。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75年来国有经济持续壮大,布局不断优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问题: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仍显不足;传统优势产业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医疗卫生、健康养老、防灾减灾、应急保障等民生领域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在推动东北地区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中的作用有待提高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把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作为重要任务。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更加宏观的全局视野,增强改革的主动意识和担当精神,遵循“三个集中”的改革要求,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存量资产盘活和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利用经营手段和市场力量履行国家战略使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柳梧铁路4标连续梁全部合龙

下一篇:筑基中国式现代化|国有经济跃迁升级之路 ② 产业结构:从轻重失衡到百花齐放